随着各地陆续入冬,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时期。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及时预判今冬明春呼吸道疾病总体形势、流行特点、发展趋势,采取有力措施开展呼吸道疾病防治工作,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。
每年秋冬季都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。近期,我国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续上升,与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有关。根据监测,目前流行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均由已知病原体引起,都有相应的成熟治疗手段,未发现新病毒和细菌导致的新发传染病。因此,公众不必过于担心甚至恐慌。
经过3年多的抗击新冠疫情斗争,我国积累了更为丰富的传染病防控经验,为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当前,我国的医疗资源、药物储备是充足的,应急方案、防控措施是得力的,完全可以做好呼吸道疾病防治工作。为了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,眼下仍需广泛动员各方力量,统筹调配医疗资源,及时回应群众关切,做好健康科普宣传,让群众更加安心放心舒心地看病就医。
科学配置医疗资源,畅通双向转诊通道。近年来,我国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,初步建立了“基层首诊、双向转诊、急慢分治、上下联动”的模式。卫生健康部门积极做好分级诊疗,畅通转诊渠道,跨科跨院调剂人员,保障医用物资供应,推广互联网医疗,最大限度提高接诊能力。发挥医联体作用,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般性感染的诊疗能力和重症识别转诊效率。进一步增加医疗服务供给,推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儿科门诊应开尽开,根据患者数量分开午间、夜间和周末门诊,延长服务时间,不断优化挂号、检查、缴费等救治就诊流程,方便群众就医。
坚持中西医并重,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优势。中医药具有“简便验廉”的特点,在疾病防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抗击新冠疫情期间,我国坚持中西医结合、中西药并用,筛选出“三药三方”等有效方剂,为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贡献。实践证明,应对急性呼吸道疾病,中医历来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突出优势,可以大有作为。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,普及中医药防治疾病知识,不断提升防治效果。
坚持预防为主,提高全民健康素养,倡导健康生活方式。要树立“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”理念,不断提高群众自我防护能力。有呼吸道症状时要做好防护,保持社交距离,避免家庭、单位内交叉传染。大医院人员密集,等候时间长,交叉感染风险较高,家里如有儿童患病症状较轻,建议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。做好流感等疫苗供应保障和接种服务,老年人和儿童等重点人群尽早接种疫苗,降低患病风险。做好个人防护,不带病上班,不带病上学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。(人民日报 白剑峰) 【编辑:房家梁】
中新网上海12月5日电 (殷立勤 段雪琼)12月5日,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(MARIC)在第21届上海国际海事展期间,举行以“创新、机遇、未来”为主题的MARIC2024船型推介会。由该院最新研发的2万方液态氢运输船、10.2万立方米超大型乙烷运输船(VLEC)、4万方液态二氧化碳运输船、8.8万立方米超大型液化气运输船(VLGC)等一批绿色节能低碳船型集中亮相此次展会。
4万方液态二氧化碳运输船。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供图
作为国内领先的船舶总体设计单位,MARIC站在造船最新技术前沿,秉承科技创新的理念,以“服务国家战略、引领技术发展、创造行业价值”为宗旨,围绕“创新机遇未来”,聚焦“绿色智能低碳”以及数字化技术,持续开展绿色船舶、智能船舶、极地船舶等关键技术攻关,相继研发了一批技术领先、性能优异的新船型。
推出的2万立方米大型液态氢运输船就是一款环境友好型产品,为目前中国研发的全球最大液氢专用运输船。氢的燃烧不会产生二氧化碳(CO?)以及类似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体等污染气体,且氢能能量密度高且无毒。对全球航运业而言,氢能的需求在未来将显著增加。由于绿色氢气的生产将集中在世界某些环保能源成本较低的地区,因此液态氢运输船有望成为不可或缺的船型。高效的高纯度液氢运输是远距离大规模运输氢气的重要选择之一。MARIC为因应航运市场的新需求和新趋势,特别研发的2万立方米级的液态氢运输船。其总长约为160米,型宽为26.4米,采用C型真空双壁罐,设计压力为3.0公斤,日蒸发率将不大于0.2%。该船采用电力推进,采用船用柴油与液态氢双燃料型主发电机,采用双尾鳍形式,配备2组4叶固定桨,设计航速约15节。
近年来,MARIC聚焦“双碳”国家重大战略目标,开展满足最新国际排放标准的绿色船型研发,已相继推出了全系列新燃料集装箱船、散货船、油船等船型的解决方案,并对船型方案进行持续优化。未来,该院将密切跟踪海洋氢能装备、氨/甲醇等替代燃料等新技术新领域,不断深化装备技术体系、总体概念方案、替代燃料推进等关键系统研究,引领我国船舶工业绿色船型技术的高质量发展。(完)